正规股票配资 西藏贡嘎望果节: 海拔之上庆丰年
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9日讯(全媒体记者孙占锋通讯员扎西达瓦益西色珍强巴扎西)高原上的青稞熟了!每年公历七八月份正规股票配资,西藏山南市贡嘎县的各个村居和社区陆续迎来望果节。这场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藏族传统丰收庆典,比秋分节气的全国农民丰收节早两个月拉开帷幕,以独特的仪式感让参与者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。
每年7、8月份,在西藏贡嘎县经常能看到望果节绕田的队伍犹如一条彩色长龙。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孙占锋摄
绕田祈福:用脚步丈量土地的约定
清晨,吉雄镇然麦寺烟雾缭绕,吉雄社区和扎吉社区的望果节率先启幕。身着民族盛装的村民背着经书、举着经幡聚集于此,按传统携带桑树枝进行“煨桑”仪式,糌粑粉与青稞酒撒入火焰,升腾的烟雾中混杂着锣声、鼓声与号角声,庄严而隆重。
望果节并没有固定在哪一天,这里的每个村、组都会根据自己田里青稞成熟的情况,在每年青稞黄熟后、开镰收割前来定日子。
望果节前要进行庄重的“煨桑”仪式,每家每户都要带来自家的桑树枝、糌粑粉和青稞酒。
望果节当天,一支绕田祈福的队伍经过雅鲁藏布江畔。
“望果”为藏语音译,“望”指田地,“果”为转圆圈。从然麦寺出发,村民组成的彩色长龙穿过街道走向田间,顺时针环绕本村所有田地行进,全程耗时数小时。当地一位老人表示:“绕田不是简单的转圈,而是把一年的汗水与土地的约定,走成看得见的仪式。”
雅鲁藏布江边,队伍中马脖子的铜铃声、人群的脚步声与悠扬的歌声交织,由远及近。几位骑马的藏族青年头戴红帽、斜挎箭囊,格外醒目,在紧随而来的赛马活动中,他们将是绝对的主角。
西藏贡嘎县然麦寺外,等候绕田祈福的骏马也被盛装打扮。
赛马竞技:马蹄踏响高原的欢腾
丰收的喜悦,既能融化在慢悠悠绕田的步伐里,也能燃烧在风驰电掣的马蹄中。赛马活动通常是望果节的第二天举办,也是最引人注目的环节。
贡嘎县杰德秀社区和斯麦社区的赛马场上,充满了高原上的速度与激情。一匹匹骏马身披彩绸,马鬃系着红绸带,骑手藏袍上的金线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这些马匹都有别致的名号,“琪嘎龙秀”“五七零”等称呼彰显着主人的珍爱。
西藏贡嘎县杰德秀社区赛马场上,一名骑手正在表演马背上的特技动作。
正在表演马上射箭的骑手。
据介绍,望果节的赛马透着浓浓的藏地风情,包含速度竞赛、马术表演、马上射箭等项目。在竞速比赛中,骑手藏袍翻飞,骏马四蹄生风,扬起阵阵尘土;在马术表演时,小伙子们单脚立于马镫来个“雄鹰展翅”,或在马背上完成翻腾旋转,精湛技艺引来阵阵喝彩;马上射箭项目里,骑手在奔马颠簸中拉弓搭箭,箭无虚发的瞬间总能引爆全场欢呼。
“马曾经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,如今虽已被机械化交通工具替代,但赛马传承的是藏地人民的勇敢坚韧。”当地牧民扎顿说,马蹄声里藏着世代相传的精神密码。
看藏戏,是西藏贡嘎望果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
藏地欢歌:面具背后的善恶寓言
在杰德秀民族团结林卡的舞台上,当地村民穿上戏服、戴起面具,藏戏《卓娃桑姆》正精彩上演,铿锵有力的鼓点中透出十足的热闹劲儿。这部与《文成公主》《朗萨雯蚌》等并称“八大传统藏戏”的剧目,讲述了国王与仙女的子女历经磨难战胜魔女、重兴佛法的故事。
藏戏起源于14世纪,由藏族高僧唐东杰布为募集建桥资金开创。其诵经式道白与程式化舞蹈交织,唱腔高亢如高原长风。舞台上,半白半黑的阴阳面具代表虚伪狡诈,黄面具象征忠良,红面具代表权力,蓝面具寓意勇敢正义,鲜明的视觉符号诉说着善恶寓言。
西藏贡嘎县杰德秀镇民族团结林卡里,传统藏戏《卓娃桑姆》正在上演。
藏戏《卓娃桑姆》剧中人物的深情演绎。
“藏戏是‘娱神又娱人’的盛宴。”坐在台下看戏的次仁阿妈跟着唱腔轻和。既感谢神灵赐丰收,又让大家劳作后开怀,或许就是藏戏的魅力所在。在面具的演绎下,藏戏以艺术形式承载着百姓对善恶的判断、对团圆的期盼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据了解正规股票配资,贡嘎县各个村组的望果节都要持续五六天至一周,这场融合了宗教仪式、体育竞技与艺术展演的庆典,终将在青稞收割的序曲中落下帷幕。但它所传递的丰收喜悦与文化传承,已深深镌刻在高原的年轮里。
辉煌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股票配资怎么个流程 塔吉克斯坦获联合国支持将在杜尚别市建立AI区域中心
- 下一篇:没有了